2018年02月25日08:22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金融托底,避免出现“卖粮难”
隆冬时节的黑龙江建三江,一辆辆满载粳稻的货车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印。作为我国水稻主产区,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域面积广,粮食产量大,是国家商品粮战略基地,也是著名“中国绿色米都”。丰收粮能不能卖上好价钱?
在富锦市万里利达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的收粮大厅,1月8日下午4点多,休息区依然坐了不少等着叫号的粮户。“再有两个小时就可以走完流程,钱直接打到银行卡上。”大兴农场种地户韩秀和欣慰地说。韩秀和种了900多亩水稻,粗粗一估,可以卖一百二三十万元。“种粮还是有钱赚的!”他说。
受生产成本、市场供求等影响,今年稻米最低收购指导价为每吨3100元,折算下来,每斤比去年跌了5分钱。“收购价和农民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,我们收粮过程更要公平公正,不打白条,让农民心安。”中储粮建三江直属库主任于朝阳说。
在现场,收粮全程井然有序,化验、检斤、卸粮、结算等各环节透明。于朝阳指着固定扦样机介绍,通过多点扦样,准确验出整车粮食各项指标。“不能坑国家,也绝不能让农民吃亏。”他说。
据悉,2017年秋粮跨年度收购已接近尾声,政策性金融发挥了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。“与往年相比,本轮国家稻谷托市收购启动时间晚了20天左右,但贷款投放速度还是快于去年。”农发行建三江支行行长张洪昌说,在旺季之前提前对预算资金进行测算,并发放一定数量的收购铺底资金,做到“钱等粮”,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。
目前,农发行建三江支行累计投放粮食收购贷款181.7亿元,支持企业收购粮食595.72万吨,引导和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收购,没有出现区域性“卖粮难”问题,起到了市场“托底”作用。